重点推荐

超常教育模式成功探索的历史见证

李芳宇

  1978年3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李政道、杨振宁等科学家的大力倡导下,创建了少年班。尽管它的出现有一定的历史偶然性,但却是我国教育史上的一大创新,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教育实践。在经过三十年的艰苦探索和创造性实践,少年班的发展取得了非常可喜的成绩,从少年班毕业的学生有90%以上考上了国内外的研究生,其中有一部分已经成为国外知名大学的教授、学者、科学家,初步实现了少年班早出人才、出高质量人才的办学目标,正是“育英三十年,桃李满世界”。

  少年班在普通公众中一直都有着神秘色彩,大家都很好奇少年班是如何创立的,那些早慧的超常少年是如何学习、生活的,过去的这些“神童”、“天才”现在又是什么样了,他们现在都从事什么职业,而少年班的管理人员在媒体宣传方面也一直都很低调,因此真实了解少年班的情况并不容易。而《少年班三十年》1这本书为大家提供了这样一个难得的机会,因为它真实记录了科大少年班三十年艰难而又辉煌的历程,它的面世揭开了少年班的神秘面纱,也让更多关心少年班成长、关注我国超常教育发展的人们能够了解到少年班的真实情况,并为少年班的发展创造一个积极、宽容的环境。在中国科技大学建立50周年之际,《少年班三十年》既是中国科技大学总结50年为办“精品大学,英才教育”的历史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因材施教”之教育理念的弘扬。

  少年班在招生模式上,实行自主招生、初试与复试相结合,科学选拔和尊重个性相结合的招生模式,为我国大学自主招生积累了经验,也成为大学招生中的一大亮点。本书对这一部分内容进行了详细的介绍,读者可以了解到少年班的招生体制也是在根据具体情况不断地发展和完善,最终形成了全国初试和学校复试相结合的招生体制,在复试中有试上大学课、智商测试、心理测试、综合考察等多项内容。书中还介绍了在培养模式上,少年班采取个性化、因材施教与宽口径通识教育紧密结合、专业教育与全面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相结合的方式,更符合智力超常的早慧少年成才规律。少年班在招生、教育、管理三个方面的深入探索,迄今已形成较为完善的体系,为我国高等教育的进一步改革与发展积累了丰富而宝贵的经验。《少年班三十年》同时也将唤起更多的家长对自己孩子能力的关注,让那些曾被忽视的早慧少年能够有机会接受适合他们的超常教育。

  少年班在社会上一直存有争议。有人认为,少年班是“拔苗助长”,是“毁灭天才”;也有人认为,让十几岁的孩子过早进入大学是“不人道”的,并拿宁铂、谢彦波和干政在学业上的不成功作为例证。针对这种说法,《少年班三十年》指出智力超常少年儿童是客观存在的,少年班到目前为止招收的1220名少年大学生明显比同龄学生更聪明、智力更超群,将这些年龄相近、智力超常、志趣相同的少年集中在一起进行超越常规的培养正是对他们身心健康和智力发展积极有益的,反之,如果不给他们受特殊教育的机会,才是真正的“毁灭天才”、“不人道”。书中还列举了国际上著名科学家获得发明或发现成果的年龄都是非常年轻的,事实证明科学创造存在最佳年龄区,即25-45岁。因此,通过这些事实和分析,读者可以知道少年班的办学实践正是遵循了科学发现最佳年龄区规律的,而不是象某些不了解情况的人所说的“拔苗助长”,同时,少年班在招生体制和方法上的不断完善也基本上从源头杜绝了“拔苗助长”的可能性。然而任何一种教育模式都不可能百分之百的完美,总会有极少部分学生不能适应,他们的失败又有其复杂的个人和社会原因,正如李政道先生所说的“不可否认,少年班举办以来,曾经发生过一些问题,甚或现在还存在着某类问题,可是那不是少年班的主流,不应该因噎废食。”2

  《少年班三十年》揭示了少年班的创办是国家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是全方位教育创新的大胆尝试,它揭开了中国超常教育的序幕,续写了“自古英雄出少年”的辉煌篇章。本书作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50年校庆的精品出版物,在装帧印刷上也很有特色。封面采用特种纸凹凸印刷,以米白为底色并配以粉橘渲染,给人一种既温暖又富有朝气的感觉。书名采用烫金印刷,立显厚重与尊贵。书中还附有数幅著名科学家为少年班题写的贺词与祝福,一百多张珍贵照片也记录了少年班的光辉成长历程,具有重要的收藏价值。

  注释:
  1  辛厚文:《少年班三十年》,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8年3月
  2  李政道:《少年班的建立和思考》(《少年班三十年•序》),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8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