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火灾探测与控制工程(第2版)(“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
图书详细信息:
ISBN:978-7-312-03308-7估价:56.00元 版本:2 装帧:平装 预计出版年月:201309 丛书名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精品教材 |
火灾威胁着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为此人类发展了种种技术与方法试图消灭火灾,包括两个方面:如何及早发现火灾以及如何尽快扑灭火灾,也就是研究火灾的发生与发展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减少火灾产生的危害。本书从火灾科学的基础研究成果出发,讨论了预防火灾的途径,探测火灾的技术,扑灭火灾的方法,内容全面,切合实际。本书适合相关专业高年级本科生及研究生作为教材使用,对相关从业人员及爱好者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第2版前言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社会财富的极大丰富,国家、社会对生命财产的安全越来越重视,防灾减灾技术和产品得到了快速发展,不少高校设置了安全科学与技术的相关专业,从事防灾减灾的人数大大增加。出版于20世纪90年代末的《火灾探测与控制工程》一书的部分内容与当前技术发展和产品进步已经不相适应,本书第1版使用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足之处也需要修改,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务处、研究生院和出版社的支持和帮助下,作者对《火灾探测与控制工程》展开了全面修订。这次修订依据最新技术发展与教学的需要,本着保留框架、删旧添新、充实内容的原则,对原书进行了重新编写。
保留框架:全书保留6章的结构。本书主要介绍如何自动探测火灾和探测到火灾后如何自动扑灭火灾,即讨论火灾防治问题。第1章介绍了火灾发生、发展、危害及火灾防治的基本情况。在火灾自动探测方面,围绕火灾参量展开,采用各种各样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探测这些物理量,这些物理量有着不同的物理化学特性,所采用的探测方法应能有效地感知这些量,从而培养学生从本质上学习火灾探测的科技问题,而不是就探测器本身就事论事。离子感烟探测器虽然目前应用越来越少,但发明和改进这种探测器的思路还是值得认真学习的,从中可以培养学生创新的思维方法,所以保留了这一节。在灭火技术方面,从灭火机理入手讨论火灾扑救问题,任何一种灭火手段都是遵循灭火机理中的某一条或几条规律的,讨论高效灭火技术及方法的本质是更好地符合这些规律。在编写第1版时,认识到火灾信息处理对提高火灾探测可靠性的重要性,安排了第2章一章的篇幅讨论这个问题。防排烟系统对于人员疏散和自动灭火的成功率至关重要,作为第5章标题的一部分,现在看来仍然是正确的。而第4章是连接火灾探测与自动灭火的纽带,第6章告诉读者在本领域中目前的技术动向,相当于给读者出了一些问题。基于上述考虑,所以再版框架保持不变。
删旧添新、充实内容:除了对第1版中的错误和疏漏进行订正外,就下列内容做了变更。
(1) 第1章增加了本书内容的简介,各章结束增加了复习思考题。
(2) 第2章充实了人工神经网络的内容。
(3) 石油、化工、地铁、隧道、电力等行业的需求促进了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气体火灾探测器的发展,第3章中增加了不少这方面的新技术、新产品,同时精简了第1版中气体火灾探测器的部分内容。吸气式火灾探测器经过20多年的发展,技术日趋成熟,反映这些技术成果的吸气式火灾探测器从第6章调整到第3章。
(4) 这些年来,灭火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各种灭火系统相继问世,第4章中对这些系统的控制过程做了介绍。此外,火灾扑救实践表明,良好的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对于人员疏散和火灾扑救十分重要,所以“火灾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一节增加了智能疏散指示灯的内容。
(5) 第5章删除了禁止使用的哈龙灭火系统。
(6) 第6章引入多传感火灾探测技术、消防物联网技术、超高层人员定位技术等新技术。
“火灾探测与控制工程”是一门应用性十分强的课程,火灾探测和灭火设备的技术发展快、产品更新快且种类繁多,构成的系统(产品)各式各样、各有特色、兼容性差,不可能在本书中一一介绍,只能介绍一些典型的、有代表性的系统、设备和器件,以此启发读者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从而掌握火灾探测和扑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体会和实践创新思维的内涵及真谛,希望达到授之以渔的目的。
本书第1、3、4章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吴龙标教授编写,第2、5、6章由清华大学袁宏永教授、疏学明副教授编写。方俊副教授、王安平和胡鹄工程师为本书做了许多工作,在此向他们表示感谢!书中参考和引用了一些单位的数据和图表,在此向这些单位表示深深的谢意!此外还要感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为本书的出版所做的大量工作,使得本书如期出版!
火灾探测和扑救技术日新月异,技术层面宽广,加上知识产权、技术保密等原因,书中讨论的问题只反映一定时期的技术水平。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不妥甚至错误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作者
2013年3月15日
总序(ⅰ)
第2版前言(ⅲ)
前言(ⅴ)
第1章绪论(1)
1.1火灾及其危害(1)
1.2火灾的产生及其分类(2)
1.2.1火灾产生的条件(2)
1.2.2火灾的发生和发展(4)
1.2.3火灾特征及火灾参量(7)
1.2.4火灾分类(9)
1.2.5建筑火灾的防火对策(10)
1.2.6自动消防系统(13)
1.3我国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现状和未来(14)
1.3.1消防产品(14)
1.3.2消防产业链(15)
1.3.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未来(16)
1.4本书的主要内容(18)
复习思考题(20)
参考文献(20)
第2章火灾信号的识别算法(22)
2.1火灾信号的特征(22)
2.2火灾信号的基本识别算法(24)
2.2.1直观阈值算法(25)
2.2.2趋势算法(26)
2.2.3斜率算法(35)
2.2.4持续时间算法(39)
2.3火灾信号的统计识别算法(45)
2.3.1随机信号及其处理方法(45)
2.3.2功率谱检测算法(48)
2.4火灾信号的智能识别算法(63)
2.4.1模糊逻辑在火灾探测中的应用(64)
2.4.2神经网络算法(67)
2.4.3模糊神经网络火灾探测算法(77)
复习思考题(82)
参考文献(83)
第3章火灾探测器(85)
3.1火灾探测器的功能及其分类(85)
3.2感烟火灾探测器(87)
3.2.1火灾烟气的组成和特性(87)
3.2.2离子感烟探测器(91)
3.2.3散射型光电感烟探测器(106)
3.2.4点型感烟探测器对烟的响应性能(116)
3.2.5点型感烟探测器的性能检验(121)
3.2.6减光型光电感烟探测器(134)
3.2.7吸气式感烟火灾探测器(144)
3.3感温火灾探测器(155)
3.3.1感温火灾探测器的响应时间和特性(155)
3.3.2定温火灾探测器(160)
3.3.3差温火灾探测器(180)
3.3.4差定温火灾探测器(183)
3.4感光火灾探测器(186)
3.4.1概述(186)
3.4.2紫外火焰探测器(187)
3.4.3红外火焰探测器(193)
3.4.4红紫外火焰探测器(208)
3.4.5红外热释电传感器(209)
3.5气体火灾探测器(216)
3.5.1气体探测器及其分类(216)
3.5.2半导体气体探测器(221)
3.5.3红外吸收式气体探测器(235)
3.5.4接触燃烧式气敏传感器(240)
3.5.5热导率变化式气体传感器(243)
3.5.6电化学气体传感器(245)
3.5.7光纤可燃气体传感器(250)
3.6复合火灾探测器(258)
3.7火灾探测器的工程应用(263)
3.7.1各类火灾探测器的适用场所(263)
3.7.2控制器与探测器的产品型号编制方法(267)
3.7.3点型火灾探测器使用数量的估算(269)
复习思考题(271)
参考文献(272)
第4章火灾自动报警控制系统(275)
4.1概述(275)
4.2火灾探测报警系统(276)
4.2.1分类(277)
4.2.2火灾报警控制器(279)
4.2.3地址码设置(281)
4.2.4触发装置(283)
4.2.5警报装置(284)
4.2.6电源(285)
4.3消防联动控制系统(287)
4.3.1室内消火栓系统及其控制(287)
4.3.2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及其控制(295)
4.3.3自动跟踪定位射流灭火系统及其控制(307)
4.3.4细水雾灭火系统及其控制(310)
4.3.5气体灭火系统及其控制功能(316)
4.3.6泡沫灭火系统及其控制功能(328)
4.3.7干粉灭火系统及其控制功能(331)
4.3.8机械防烟、排烟设施的控制功能(336)
4.3.9火灾事故广播与警报装置(339)
4.3.10消防专用电话(341)
4.3.11电动防火门和防火卷帘的控制(342)
4.3.12电梯回降控制(344)
4.4消防电源与接地(345)
4.4.1消防电源(345)
4.4.2接地(348)
4.5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349)
4.5.1设置范围、照度和位置(350)
4.5.2疏散指示灯的布置(350)
4.5.3电光源和灯具的选择(351)
4.5.4应急照明供电与配电(352)
4.5.5智能疏散逃生系统(353)
4.6火灾信号传输(353)
4.6.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线制(354)
4.6.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内部通信协议(360)
4.6.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外部网络(361)
4.6.4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外部通信协议(364)
4.7应用举例(368)
复习思考题(372)
参考文献(373)
第5章自动灭火系统与防排烟系统(375)
5.1火灾控制概述(375)
5.2水灭火系统(378)
5.2.1消防给水系统和室内外消火栓系统(379)
5.2.2自动喷水灭火系统(391)
5.2.3水喷雾灭火系统(411)
5.3泡沫灭火系统(418)
5.3.1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418)
5.3.2高倍数、中倍数泡沫灭火系统(422)
5.4通风排烟(433)
5.4.1历史背景(433)
5.4.2工业建筑通风(435)
5.4.3安装通风面积(438)
5.4.4通风理论要素(439)
复习思考题(442)
参考文献(443)
第6章火灾探测与控制新技术(444)
6.1概述(444)
6.2多传感火灾探测技术(446)
6.2.1基本原理(446)
6.2.2智能火灾探测器信息融合算法(447)
6.2.3多传感信息融合关键技术(449)
6.3图像识别方法(450)
6.3.1概述(450)
6.3.2图像感焰火灾探测技术(452)
6.3.3图像感烟火灾探测技术(454)
6.4高大空间火灾探测与扑救方法(459)
6.4.1引言(459)
6.4.2图像型火焰探测原理(462)
6.4.3基于计算机视觉的定位灭火原理(464)
6.5消防物联网(469)
6.5.1物联网概述(469)
6.5.2消防物联网(471)
6.5.3消防物联网的应用与实践(473)
6.6超高层人员定位技术(479)
6.6.1概述(479)
6.6.2技术方案(481)
6.6.3人员定位技术(483)
复习思考题(486)
参考文献(487)
附录1元素周期表(488)
附录2标准试验火的规格(4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