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广播电视新闻学教程
图书详细信息:
ISBN:978-7-312-03295-0定价:32.00元 版本:1 装帧:平装 出版年月:201308 |
本书以广播和电视两大新闻媒介为研究对象,内容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从媒体层面梳理了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历程,第二部分从符号层面梳理了广播电视新闻的符号构成,第三部分从新闻生产层面对广播电视新闻的采编工作进行了介绍。本书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在突出理论的同时,强调对广播电视新闻实践的介绍,并通过案例详细解析广播电视新闻的理论与业务。本书还关注广播电视新闻的发展前沿,对变革发展的趋势进行了分析归纳。
本书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对广播电视新闻教学工作具有重要价值,可供新闻学、传播学、广播电视学、广播电视新闻学、播音和主持艺术、影视编导等相关专业教学使用,还可以作为新闻从业人员、广播电视从业人员、宣传部门从业人员以及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内部从事宣传工作人员的培训和职业资格考试教材。
《广播电视新闻学教程》的研究对象是广播和电视两大新闻媒介,内容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从媒体层面梳理了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历程,总结了广播电视事业的基本规律、基本理论,阐述了广播电视事业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为具体介绍广播电视新闻业务的内容奠定了基础;第二部分从符号层面梳理了广播电视新闻的符号构成,对广播电视新闻的听觉符号、视觉符号进行了具体介绍,对媒介融合、新媒体技术、全媒体或跨媒体、文化产业语境下广播电视新闻理念和业务的发展变化进行了深入论述;第三部分从新闻生产层面对各类广播电视新闻体裁及其特性、广播电视新闻的采写编评流程进行了详细而又深入浅出的介绍,使学生能够掌握广播电视新闻业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能够进行基本的广播新闻和电视新闻的采写编评。
本书理论和实际紧密结合,突出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规律的同时,强调对广播电视新闻实践的介绍,注重对广播电视新闻案例的精细分析,力求通过案例让学习者真正掌握广播电视新闻的理论与业务。在总结基本知识和业务的基础上,本书还关注广播电视新闻的发展前沿,对变革发展的趋势进行了分析归纳。同时,为了开拓学习者的视野,本书力求从媒介与社会关系的宏观角度,从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广播电视媒体发展的中观角度,来纵论广播电视新闻的生存语境,把握其发展方向。
本书对当前和今后的广播电视媒体发展、广播电视新闻生产有着较强的现实意义,对广播电视新闻教学工作具有重要价值,可供新闻学、传播学、广播电视学、广播电视新闻学、播音与主持艺术、影视编导等相关专业教学使用,还可以作为新闻从业人员、广播电视从业人员、宣传部门从业人员以及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内部从事宣传工作人员的培训和职业资格考试教材。
由于作者的水平有限,在写作中定有许多不足之处,恳请广大读者及从事广播电视研究和教学的广大同行给予批评指正。
编者
2013年6月28日
前言/ⅰ
绪论/1
第一章世界广播电视发展概况/7
第一节人类信息传播的革命/7
第二节世界广播业的发展/11
第三节世界电视业的发展/17
第二章中国广播电视发展概况/26
第一节近现代中国的广播业/26
第二节当代中国的广播电视业/32
第三章广播电视的特性、体制和任务/51
第一节广播电视的社会属性/51
第二节广播电视的传播特点/55
第三节广播电视体制/61
第四节广播电视的功能和任务/72
第四章广播电视新闻的听觉符号/82
第一节有声语言/83
第二节音乐/97
第三节音响/102
第五章广播电视新闻的视觉符号/106
第一节画面/107
第二节文字/117
第三节广播电视新闻符号系统的关系/120
第六章广播电视新闻观念与节目形式的发展/133
第一节广播电视新闻的信息观和时效观/133
第二节电视民生新闻和公共新闻的崛起/148
第三节广播电视新闻的人际化传播/162
第四节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的栏目化、板块化/165
第五节节目定位与非黄金时段的开发利用/168
第七章广播电视新闻采编流程/174
第一节广播电视新闻采访/174
第二节广播电视新闻写作/179
第三节广播电视新闻编辑/195
第八章广播新闻体裁与呈现/205
第一节广播新闻体裁/205
第二节广播录音报道采制/219
第三节广播现场报道和连线报道的采制/230
第九章电视新闻体裁与呈现/240
第一节电视新闻体裁/240
第二节电视影像新闻采制/257
第三节电视现场报道和连线报道的采制/260
参考文献/271
后记/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