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内新闻

国家古籍整理出版专项经费资助重大项目《江南制造局科技译著集成》正式出版

  国家古籍整理出版专项经费资助重大项目《江南制造局科技译著集成》由冯立昇先生领衔十几位科技史专家历经多年精心打磨,近日在我社正式出版。此套丛书共30册,整理影印了江南制造局翻译局翻译和引进的162种科技译著,精装出版。每本译著都配以提要介绍,涉及天文学、数学、物理学、化学、地学、测绘、气象、航海、医药卫生、农学、矿学冶金、机械工程、工艺制造和军事科技等学科领域,具有极高的科学技术史研究和学术价值。可为科学技术史专业的教学、科研提供全面详实的资料,亦可作为历史类学者或对中国科技文化、中外科技交流感兴趣者参考。

  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简称江南制造局)于清同治四年(1865年)在上海成立,专门制造枪械。由于在制造过程中,需要翻译西方科技著作,因此在徐寿、华蘅芳等人的建议下,江南制造局于同治七年(1868年)附设翻译馆,延聘西人,翻译和引进西方的科技类书籍。同时,翻译馆又自设印书处,负责译书的刊印。至1913年,翻译馆停办。

  在洋务运动的富国强兵总体目标下,这些译著介绍了大量西方军事工业、工程技术方面的知识,对中国近代军队的制度化建设、军事工业的发展以及民用工程技术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同时又在基础科学和社会科学等方面作了平衡,不仅翻译传播了西方的科学成果,促进了中国科学向近代的转变,并且通过对西方社会政治、法律、外交等方面的介绍,对晚清社会的政治变革也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此外,通过译书活动,也培养了大批科技人才、翻译人才,并在译书过程中厘定了大批名词术语,有许多沿用至今。江南制造局译书也为其他国家所重视,如日本在明治时期曾多次派员赴上海专门收购,根据八耳俊文调查资料,可知日本各地藏书机构分散藏有大量的江南制造局译书。

  江南制造局译书中,科技著作占据绝对多数。这些科技译著的出版,对中国科学技术的近代化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一些著作甚至在民国时期仍为学者重视。多种名词表的出版,体现出江南制造局翻译馆在科技术语规范化方面所做出的贡献,其中的很多术语沿用至今,甚至对整个汉字文化圈的科技术语均有着巨大影响。并且,一些译著还对晚清的社会文化领域带来冲击,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近年来,科技史界对于这些译著有较浓厚的研究兴趣,已有十数篇硕士、博士论文进行过专题研究。此次整理出版为目前我国最全面的一次。

  近年来,我社抓重点项目重点工作成效显著,相关工作受到上级主管单位的支持与肯定,预计2017年有7种国家出版基金、国家古籍整理专项资金和国家学术著作出版基金项目出版。目前,全社正上下一心“实施精品战略、抓重点项目出版” 打造了多部精品图书,为我社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