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处逃离的精神之痛

                ——评《社会角色与心理健康》1

   李芳宇

  一、 目前我国国民的心理健康状况
  现在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恐惧症、妄想症、狂躁症和精神分裂症已经不再是陌生的词了,据卫生部发言人披露,我国目前精神疾病患者约有1600万人,还有约600万名癫痫患者。精神疾病在我国疾病总负担中排名首位,约占疾病总负担的20%。此外,受到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困扰的17岁以下儿童和青少年约3000万人。 国内各种精神病的总患病率已由50年代的2.7‰陡升至90年代的13.47‰。随着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人们在求学、就业、家庭等方面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压力,很多人患上了精神疾病,还有一部分人面临着抑郁、心理障碍等潜在的精神疾病威胁。全球有4.5亿人患有神经精神疾病,占全球疾病总负担的近11%。而我国仍是一个精神疾病治疗率低、精神卫生资源匮乏的发展中国家。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的精神科医师总数约为19130人,平均每10万人中才有一位精神科医师,而在西方一些发达国家,每一万人中就有一名精神科医生。如果以中国人口为基数来算,国内的精神科医师缺口为11.3万。同时,精神分裂症和其他精神障碍的治疗率不足50%,而一般精神障碍的治疗率不足10%。可见,精神疾病已成为影响国人健康的头号杀手了,对如何预防、治疗精神疾病,保持心理健康成为摆在学者和专家面前的严峻现实。

  二、 《社会角色与心理健康》的主要研究思想及特点
  当人们感到心理压抑、痛苦并逐步发展成疾病时,研究者通常在生物学和心理学方面进行探索,因此医生们(治疗学家)习惯于将心理疾病产生的原因与病人独特的生理和心理构成以及他们的生活经历联系起来,这种研究与治疗的方法得到普遍的赞成与肯定,但它也有自身的局限性,因为它不能很好地揭示某一类人患有精神方面的疾病比其他类的几率大,比如,它很难解释为什么单身的、有职业的母亲比已婚的、有职业的母亲感到更大的压抑;女性或者贫困者相对来说产生痛苦或精神障碍的可能性更高。如果我们的研究者将视野从病人自身扩大到整个社会,采用一种社会学观点的话,我们就会发现性别、职业、种族、年龄以及经济地位都会影响人们产生心理痛苦的几率,这将会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并极大地拓展研究的空间,因为目前我国的医学一直是以生物医学模式为主导,对精神疾病社会学的研究还基本处于空白。
  由美国著名学者陶西格、米歇尔和苏比蒂先生编著、樊嘉禄教授翻译的《社会角色与心理健康》(A Sociology of Mental Illness)一书就是一部旨在建立一个用社会学观点处理心理疾患现象的系统化的概论的著作。本书的三位作者都曾在各自所在的大学授过课,都曾运用社会学方法去理解心理疾患,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社会角色与心理健康》也正是三位作者对这一领域研究成果的概括和总结。在书中,作者们利用了大量详实的例证与数据来解释引起人们产生心理疾患的社会根源,他们提出了一种“应激过程的社会学研究”方法,用它来解决社会生活组织是如何影响人们情感问题的。作者们通过对案例的描述、讨论和研究,得出这样的结论:“是社会生活产生了精神障碍”。需要提醒读者的是:这个结论并不认为个人不需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而是唤起人们能够理解社会条件对心理疾患的影响,理解那些正在经受心理痛苦的人们,并给与他们宽容与关心。例如书中提到,如果一个人在短时期内积累了相当大量的生活变化,如失业、离异、疾病等,他就很有可能难以重新建立平衡,导致生理和精神的崩溃。而家人或社会如果能够及时给予充分的宽容与关心,他就有能力应对这种应激。
多年来,西方大量的社会学家都把注意力放在将社会学观点应用到有关精神病的病因和治疗方面,《社会角色与心理健康》将研究的成果集中统一起来,形成了     这部有关心理健康的社会学著作。该书将内容主要分成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介绍精神疾患的社会原因——概括应激过程的社会学研究的理论论据,回顾与性别、社会经济地位、种族和种族渊源以及年龄对人们的影响,调查重要的成人角色是如何与痛苦程度联系起来的,认为社会地位和角色的相互冲撞影响人们应答应激性刺激的能力;
第二部分描述了社会对心理疾患的反应——介绍了标签作为心理疾患的偏常行为的社会过程,公众对心理疾患者的态度以及专业的界定系统,把心理问题当作疾病的社会结构,以及组织对被贴上心理疾病患者标签进行治疗机构模式的历史。
  无疑,这部研究人类精神疾病的著作是“思想丰富、内容充实”的。它提供的这种运用社会学方法得到的研究结果提醒人们:既然造成人们精神痛苦的应激源是由社会结构造成的,那么处在整个社会中的人们也都有责任为那些患者提供人道的援助,提高他们应对各种应激的能力。只有社会结构趋于合理,增多社会公平,才能尽可能地减少造成人们精神痛苦的应激源。
  三、 《社会角色与心理健康》的思想方法对我国处理心理疾患问题的意义
  1、激发我国学者对精神病社会学领域的研究
  虽然《社会角色与心理健康》一书所列举的案例基本上都是在美国发生的,得出的结论可能也会更适用于美国本土,但这种研究方法应该能够给中国研究精神疾病的专家们以极大的启发和借鉴,并激发中国学者对这一领域的研究。目前中国正处于社会变革比较剧烈的时期,这种变化对人们心理产生的震荡之大也是前所未有的,因此对精神病社会学的研究不仅仅是学术上的要求,更是现实的要求!
  2、为我国建立精神病社区治疗模式提供借鉴
  书中所提到的精神疾病社区治疗模式也能为中国提供借鉴和思考。在公立医院进行精神疾病的治疗和研究的基础上,适当的社区治疗模式或许可以是一种很好的补充。中国医改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建立相对完善的社区治疗模式,而精神疾病的治疗也应该被纳入进来。事实上大部分的精神疾病患者都是长期慢性病人,他们需要的是建立在社区服务基础上系统的治疗,而不是远离亲人、与世隔绝的住院治疗,因此社区治疗更具有人情味、也更有利于病人的康复。
  3、提醒我国学者进行传统文化对心理健康之影响的研究
笔者认为,《社会角色与心理健康》一书是以社会学观点来探讨心理疾病问题,也应该考察社会文化对心理健康的影响,而本书并没有这方面的内容,这种有意或无意的省略是否可以提醒我国学者在对精神病社会学的研究时将我国文化尤其是传统的儒、释、道文化对人们心理健康的影响也纳入进来。
期待着在《社会角色与心理健康》一书的启发和影响下,中国精神病社会学的研究能够渐渐成熟起来,为中国精神病的预防和治疗做出贡献。

 注释:
  1、陶西格、米歇尔和苏比蒂编著、樊嘉禄翻译,《社会角色与心理健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7年9月

                                                                                              2011年12月14日